PLOC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

心理量表拾棠心理测试
PLOC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The Parenting Locus of Control Scale)由Campis、Lyman和Prentice-Dunn于1986年开发,用于评估父母对于教育子女成功与失败的看法以及他们对于相关控制源的信仰。 该量表包含47个条目,涉及教育成效、父母的责任、子女对父母生活的控制、父母对命运/机遇的信仰以及父母对子女行为的控制等五个因子。每个条目都有5级评分,帮助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教育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从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量表中的条目简单易懂,与教育子女方面的问题密切相关。

EQ-i巴昂情商测试

心理量表拾棠心理测试
EQ-i巴昂情商测试(Bar-On Emotional Quotient Inventory,EQ-i)由以色列著名心理学家巴昂(Reuven Bar-On)通过多年的研究,在1997年提出了一套情绪智力模型,并通过EQ-i测试来评估个体的情绪智力水平。EQ-i是世界上第一个测量情绪智力的标准化量表,EQ-i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问题,涵盖自我认知、情绪管理、自我激励、人际关系及适应环境等多个维度,帮助测试者深入了解自己在情绪智力方面的优势和不足。

PDP职业性格测试

心理量表拾棠心理测试
PDP职业性格测试,全称是Professional Dyna-Metric Programs(行为特质动态衡量系统),是一个用来衡量个人的行为特质、活力、动能、压力、精力及能量变动情况的系统。PDP根据人的天生特质,将人群分为五种类型,包括支配型、外向型、耐心型、精确型、整合型。为了将这五种类型的个性特质形象化,根据其各自的特点,这五类人群又分别被称为“老虎”、“孔雀”、“考拉”、“猫头鹰”、“变色龙”。

ECR亲密关系经历量表

心理量表拾棠心理测试
ECR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Scale, ECR)由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Phillip Shaver教授等人在已有的成人依恋量表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及实际施测编制完成,是目前国外运用最为广泛的亲密关系测评问卷之一。ECR量表共包含两个分量表:回避(对亲近和依赖他人感到不舒服)和焦虑(害怕被拒绝和遗弃),从这两个维度的得分可以计算出个体的依恋类型。

PAC人格结构分析

心理量表拾棠心理测试
PAC人格结构分析(Personality Analysis of Parent, Adult, Child),是一种基于交互作用分析理论(Transactional Analysis)的心理测试方法。该理论由加拿大的精神科医生艾里克·柏恩(Eric Berne)提出,用于分析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处的心理状态。PAC通过评估个体在父母(Parent)、成人(Adult)、儿童(Child)这三种自我状态(Ego States)下的表现,来揭示其性格特点和行为模式。

通过PAC心理测试,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心理随笔拾棠心理测试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一本极具魅力的心理学佳作,由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戴博德(Robert de Board)创作。该书首次出版于1997年,中文版自2020年8月首次出版以来,已累计销售500万册,深受读者喜爱。本书借用《柳林风声》的故事主角蛤蟆先生,讲述了他接受心理咨询的故事。蛤蟆先生原本是一个快乐无忧的庄园主,但突然陷入了深深的抑郁之中,失去了往日的活力与光彩。在朋友们的关心与劝说下,他鼓起勇气,踏上了心理咨询之旅。

PDQ-4+人格障碍诊断问卷:12种人格障碍解析

心理量表拾棠心理测试
PDQ-4+的全称是Personality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4+,即第四版人格障碍诊断问卷。它是由美国知名心理学家Steven E. Hyler博士依据DSM-IV(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标准精心编制的自陈式问卷。该问卷包含107个项目,分为12个维度,分别对应12种不同类型的人格障碍,包括偏执型、分裂性、分裂型、表演型、自恋型、边缘型、反社会型、回避型、依赖型、强迫型、被动攻击型和抑郁型。PDQ-4+不仅可用于临床筛查,帮助识别可能存在人格障碍的个体,还可作为评估各种精神疾病人群的工具之一,同时也适用于正常群体的测试,方便被测试者了解自己的人格特征。

DSQ防御方式问卷

心理量表拾棠心理测试
DSQ防御方式问卷(Defense Style Questionnaire)是由加拿大心理学家M. Bond于1983年编制,并经过多次修订(包括1986年和1989年)的一种自评问卷。该问卷旨在全面测查个体的防御机制特点,涵盖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多种防御方式,对于了解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NPI自恋人格量表

心理量表拾棠心理测试
自恋人格量表(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NPI)由美国加州大学教授拉斯金于1979年设计,此后经过历年修订,直到21世纪初仍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自恋测量工具。NPI测试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自恋程度,以及自恋特质对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影响。通过测试,个体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从而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和心态。

瑞文智力推理测验(SPM)

心理量表拾棠心理测试
SPM瑞文智力推理测验标准版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非文字智力测试工具。由英国心理学家瑞文(J.C.Raven)于1938年创制。旨在测量一个人的观察力、清晰思维及推理能力,特别是一般智力(G因素),涉及问题解决、清晰知觉、思维、发现和利用所需信息以及有效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CAQ职业锚测评问卷

心理量表拾棠心理测试
职业锚测评问卷(Career Anchor Questionaire,CAQ)由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学院的埃德加·H·施恩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发,基于施恩教授提出的职业锚理论。该理论强调个人能力、动机和价值观在职业选择和发展中的重要性,认为个体在职业生涯中会逐渐形成稳定的职业定位,即职业锚。

分裂样人格障碍(SPD)

心理科普拾棠心理测试
PDQ-4+中的分裂样人格障碍(Schizoid Personality Disorder,SPD)是一种表现为长期社会隔绝、情感疏远、缺乏亲密人际关系和兴趣的行为模式,患者通常独来独往,对社交活动缺乏兴趣,难以表达或体验深层次的情感,且这种人格特征显著偏离了社会文化的期望,导致患者在社会功能和人际关系上存在明显障碍。

偏执型人格障碍(PPD)

心理科普拾棠心理测试
偏执型人格障碍(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是一种特定的人格障碍类型,其核心特征表现为对他人的普遍不信任、猜疑、偏执观念以及容易将他人的行为误解为具有恶意或威胁性。这种障碍的患者常常无端怀疑他人的忠诚、动机和意图,即使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也会坚持自己的猜疑,并对这些猜疑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

SCL-90项症状清单:10项因子解析

心理量表拾棠心理测试
SCL-90项症状清单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心理健康评估量表,由美国心理学家Derogatis在1970年代初开发。它主要用于评估个体的心理症状和心理健康状况,包含有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均有涉及。SCL-90采用10个因子(也有说法认为是9个因子,将部分项目归为“其他”因子)分别反映不同方面的心理症状情况。

STAI状态-特质焦虑问卷

心理量表拾棠心理测试
STAI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 STAI)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心理评估工具,旨在评估个体的焦虑情绪状态及其特质性焦虑倾向。该问卷由Charles D. Spielberger等人编制,首版于1970年问世,并经过多次修订和验证,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