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R亲密关系经历量表
ECR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Scale, ECR)由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Phillip Shaver教授等人在已有的成人依恋量表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及实际施测编制完成,是目前国外运用最为广泛的亲密关系测评问卷之一。ECR量表共包含两个分量表:回避(对亲近和依赖他人感到不舒服)和焦虑(害怕被拒绝和遗弃),从这两个维度的得分可以计算出个体的依恋类型。
ECR对于理解个体在亲密关系中的依恋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测量个体的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程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行为和情感反应模式,进而为改善人际关系质量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适用人群
主要适用于18岁及以上的成人人群。
成人依恋理论
成人依恋理论是一种关于人际关系和情感连接的心理理论,它主要关注个体在成年后与他人之间形成的情感连接和依赖关系。
一、理论起源与发展
起源:成人依恋理论最早由英国精神病学家John Bowlby提出,他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相分离后所体验到的强烈苦恼。Bowlby观察到,被分离的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如哭喊、紧抓不放、疯狂地寻找)力图抵抗与父母的分离或靠近不见了的父母。
发展:随后,美国心理学家Mary Ainsworth通过陌生情境实验对依恋理论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了适用于婴幼儿的不同依恋模式。此外,Hazan和Shaver在1987年将依恋理论扩展到成人亲密关系中,提出了成人依恋的定义和类型。
二、核心观点
早期亲子关系的影响:成人依恋理论认为,早期亲子关系的经验形成了人的“内部工作模式”,这种模式是人的一种对他人的预期,决定了人的处世方式。内部工作模式会在以后的其他关系、特别是成年以后亲密关系和婚恋关系中起作用。
依恋类型的分类:根据个体在亲密关系中的行为和感受,成人依恋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常见的分类包括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焦虑型依恋和混合型依恋。这些类型反映了个体在寻求和维持亲密关系时的不同策略和需求。
三、依恋类型的特征
安全型依恋:
- 特征:对亲密关系信任和安全感,能够积极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并相信伴侣会在需要时提供支持和安慰。
- 起源:通常源于早期与主要照顾者之间的安全依恋关系。
回避型依恋:
- 特征:倾向于独立和避免依赖他人,可能会压抑情感需求,避免与他人建立过于亲密的联系。
- 起源:通常源于早期与主要照顾者之间的不稳定或不一致的依恋关系,导致对依赖和亲密关系产生不信任或恐惧。
焦虑型依恋:
- 特征:对亲密关系有强烈需求,但同时又存在对伴侣的不安全感,可能过度担心被拒绝或被放弃。
- 起源:通常源于早期与主要照顾者之间的不可靠或不一致的依恋关系。
混合型依恋:
- 特征:表现出两种或更多种类型依恋特征的组合,可能导致情感上的内在冲突和不一致。
测试的意义
- 理解人际关系:成人依恋理论有助于理解个体在亲密关系中的行为和需求,以及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
- 指导心理咨询与治疗:了解个体的依恋类型对于心理咨询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治疗师更好地理解来访者的问题并提供有效的支持。
- 提升人际关系质量:通过认识和调整自己的依恋模式,个体可以改善与伴侣、家人和朋友之间的关系,提升人际关系的满意度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