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人格结构分析

心理量表
拾棠心理测试

PAC人格结构分析(Personality Analysis of Parent, Adult, Child),是一种基于交互作用分析理论(Transactional Analysis)的心理测试方法。该理论由加拿大的精神科医生艾里克·柏恩(Eric Berne)提出,用于分析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处的心理状态。PAC通过评估个体在父母(Parent)、成人(Adult)、儿童(Child)这三种自我状态(Ego States)下的表现,来揭示其性格特点和行为模式。


适用人群

主要适用于青少年和成人。


交互作用分析理论

交互作用分析理论(Transactional Analysis,TA)是由加拿大心理学家Eric Berne于19世纪50年代在美国加州创立的一种人格理论和心理治疗方法。TA理论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在交往中的心理状态,从而改进沟通方式和人际关系。

核心观点:

心理状态分类:个体的心理状态被划分为三种类型,即父母(Parent)、成人(Adult)和儿童(Child)状态,这三种状态在每个人身上都交互存在,构成了人类的多重天性。

交互作用分析:TA强调对两人或多人之间交互作用的分析,通过理解个体在交往中的心理状态,揭示沟通的本质和问题所在。

心理状态解析

父母(Parent)状态:

  • 表现: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通常表现为统治、训斥、责骂等家长制作风。
  • 特点:当个体的P成分占优势时,其行为表现为凭主观印象办事,独断独行,滥用权威。

成人(Adult)状态:

  • 表现:注重事实根据和善于进行客观理智的分析。
  • 特点:当个体的A成分占优势时,其行为表现为待人接物冷静,慎思明断,尊重事实和非感性的行为。

儿童(Child)状态:

  • 表现:象婴幼儿的冲动,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一会儿逗人可爱,一会儿乱发脾气。
  • 特点:当个体的C成分占优势时,其行为表现为遇事畏缩,感情用事,喜怒无常,不加考虑。

交互作用类型

TA理论将交互作用分为三种类型:

  • 互补式交互作用:在这种类型中,发出者和接受者的心态在回答中仅是方向相反,如父母-儿童、成人-成人等。这种交互作用通常是满意的和有效的。
  • 交叉式交互作用:在这种类型中,发出者和接受者的心态不是方向相反,如父母-成人、儿童-儿童等。这种交互作用可能导致沟通障碍和冲突。
  • 隐含式交互作用:在这种类型中,两种自我状态同时出现,但其中一种自我状态掩饰了另一种自我状态。这种交互作用可能看似互补,但实际上隐藏着问题。


结果解析

根据得分情况,可以初步判断个体在PAC人格结构中的主导状态:

  • 高CP得分:可能表明个体具有较强的正义感、责任感和纪律性,但也可能表现为批评、支配和强势。
  • 高NP得分:可能表明个体具有滋养、支持和宽容的特点,但也可能表现为干涉、啰嗦和粘人。
  • 高A得分:可能表明个体理性、逻辑清晰、有条理,但也可能显得冷漠、无情。
  • 高FC得分:可能表明个体自由、欢乐、创造力强,但也可能表现为任性、自我中心和冲动。
  • 高AC得分:可能表明个体理解、合作、协调,但也可能缺乏主见、委曲求全和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