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尔16种人格测试(16PF)

心理量表
拾棠心理测试

卡特尔16种人格测试(16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简称16PF)是由美国心理学家Raymond B. Cattell所编制的一种人格测验工具。该测试旨在通过一系列标准化的问题来评估个体的人格特质,并根据Cattell的理论,将人格特质分为16种基本因素。

测试目的

帮助测评者全面了解自己的人格特点,根据个人特点发挥优势;科学合理地确定职业定位,规划学业和职业生涯。

适用人群

16岁以上的青年和成人

适用领域

  • 人力资源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卡特尔16种人格测试常被用于人才选拔和评估。企业可以通过测试了解应聘者的性格特点,从而更好地进行岗位匹配。例如,对于销售岗位,企业可能会更倾向于选择外向、乐群、敢为性高的人才;而对于财务或技术研发岗位,则可能更注重稳定性、聪慧性和有恒性等因素。
  • 职业规划:对于个人而言,卡特尔16种人格测试也是一个有力的职业规划工具。通过测试,个体可以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例如,如果测试结果显示一个人具有较高的聪慧性和独立性,那么他可能更适合从事研究或创造性工作。
  • 心理咨询与治疗:在心理咨询和治疗领域,卡特尔16种人格测试可以帮助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性格特点,从而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例如,对于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的患者,心理咨询师可能会采用更为温和、耐心的咨询方式。
  • 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卡特尔16种人格测试也可以用于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以便教师因材施教。例如,对于性格外向、活泼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更为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而对于性格内向、沉静的学生,则可能需要更多的鼓励和引导。
  • 团队管理:在团队管理中,了解团队成员的性格特点对于提高团队效率和凝聚力至关重要。通过卡特尔16种人格测试,团队管理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团队成员的性格优势和不足,从而进行合理的任务分配和团队搭配。

在进行卡特尔16PF测试时,有几个因素可能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 答题态度:如果测试者不认真对待测试题目,或是随意作答,而不是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选择答案,这可能会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 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由于16PF测试最初是在美国编制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可能对某些问题的理解存在差异,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选择和测试结果。
  • 情绪状态:测试者在进行测试时的情绪状态,如焦虑、抑郁或其他强烈的情绪体验,可能会影响其对问题的反应和选择。
  • 社会期望:测试者可能因为想要得到社会认可或期望的答案而有意无意地选择某些选项,这被称为社会期望偏差,会影响测试的真实性。
  • 测试环境:测试的进行环境也很重要。如果测试环境不安静、有干扰或是时间压力过大,都可能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 健康状况:测试者的生理健康状况,如疲劳、生病等,也可能影响其测试表现。
  • 重复测试:如果个体在短时间内重复进行16PF测试,可能会因为记住了之前的答案或是对测试过程的熟悉而影响结果的一致性。
  • 解释和分析:测试结果的解释需要专业知识,不同的解释者可能会给出不同的分析和建议,这也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应用。
  • 测试的版本和修订:使用的测试版本如果不是最新修订版,可能会因为某些题目或评分标准的过时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 个人动机和目标:如果测试者有特定的目标或动机,比如想要得到某个职位或想要改变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这也可能影响其答题的真实性。

16种因素介绍

  1. 乐群性(A):高分者外向、热情、乐群;低分者缄默、孤独、内向。
  2. 智慧性(B):高分者聪明、富有才识、善于抽象思考;低分者思想迟钝、学识浅薄、抽象思考能力弱。
  3. 稳定性(C):高分者情绪稳定而成熟,能面对现实;低分者情绪激动,易生烦恼,容易受环境的支配。
  4. 恃强性(E):高分者好强固执,独立积极;低分者谦逊、顺从、通融、恭顺。
  5. 兴奋性(F):高分者轻松兴奋,随遇而安;低分者严肃、审慎、冷静、寡言。
  6. 有恒性(G):高分者有恒负责,做事尽职;低分者苟且敷衍,缺乏奉公守法的精神。
  7. 敢为性(H):高分者冒险敢为,少有顾忌;低分者畏怯退缩,缺乏自信心。
  8. 敏感性(I):高分者敏感,感情用事;低分者理智,着重现实。
  9. 怀疑性(L):高分者多疑,刚愎自用,固执己见;低分者信赖随和,易与人相处。
  10. 幻想性(M):高分者忽视生活细节,只以本身动机、当时的兴趣等主观因素为行为的出发点;低分者合乎成规,力求妥善合理。
  11. 世故性(N):高分者精明能干,世故;低分者坦白直率,天真。
  12. 忧虑性(O):高分者忧虑抑郁,沮丧悲观;低分者安详沉着,有自信心。
  13. 实验性(Q1):高分者自由激进,不拘泥于现实;低分者保守,尊重传统观念与行为标准。
  14. 独立性(Q2):高分者自立自强,当机立断;低分者依赖,随群附众。
  15. 自律性(Q3):高分者知己知彼,自律谨严;低分者不能自制,不守纪律,自我矛盾,松懈。
  16. 紧张性(Q4):高分者紧张,有挫折感,经常处于被动状态;低分者心平气和,闲散宁静。

八个次级因素介绍

  1. 适应与焦虑性:这个次级因素可能结合了稳定性(C)和其他相关因素,用以评估个体对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焦虑程度。
  2. 内向与外向性:通过乐群性(A)和其他相关因素的得分,可以判断个体是更倾向于内向还是外向。
  3. 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性:这个因素可能结合了敏感性(I)和其他相关因素,用以描述个体在处理问题时是感情用事还是能够保持安详机警。
  4. 果断性与怯懦性:通过敢为性(H)和其他相关因素的得分,可以评估个体在做决策时是果断还是怯懦。
  5. 心理健康因素:这个次级因素可能是一个综合指标,通过多个基本因素的得分来评估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
  6. 专业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这个次级因素可能结合了多个与成就和职业发展相关的因素,用以预测个体在专业领域内的成功潜力。
  7. 创造力强者的人格因素:通过评估与创造力相关的因素得分,如幻想性(M)等,来判断个体是否具有较强的创造力。
  8. 新的环境中有成长能力的因素:这个次级因素可能关注了个体在新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成长潜力。